欧洲杯比赛在线观看无插件天津北方网讯:日前,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行。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国首次举办的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大运会是世界的体育盛会,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国,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机会,通过国际体育赛事提升国际影响力,是新时代我国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举办国际赛事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渠道
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一场全球体育盛事,寄托着国际社会增进了解、加强团结的殷切期望。习近平主席以体育为媒,回应着国际社会的期待,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的友谊和善意,体现出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深刻关切。
体育文化作为文化体系发展建设的重要构成,应在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影响下,做好体育文化面向国际传播发展的布局,切实提升我国体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展现新时代、新发展、新成就。同时,强化国际视野对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关注度,使我国体育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能更好地发挥优势,不断提升我国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
二、举办国际赛事有利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体育竞技的结合
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有利于中国体育及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体育运动发展相互促进,有利于促进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有利于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有利于呈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世界看到的就是此时此刻的中国,一个充满自信的中国。文化输出的背后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背后则是道路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之所以能承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任,在于我国体育文化具有深远的文化感染力、丰富的文化创造力及强大的文化渗透力。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将中华体育精神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对外传播打开了新的路径,使不同国家对我国体育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通过重新认识了解及研究我国体育事业和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实现了体育文化对外输出,可以改变部分国家对于我国体育文化的片面认识。例如,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2010年广州亚运会,龙舟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成功实现民族文化体育资源的国际共享,收获关注无数;再如射箭,在青海、内蒙古、甘肃多地举办了“李广杯”、“五彩神箭杯”等国际赛事,将古老而充满激情的民族传统射箭运动以更加开放的形式展示给世人,获得强烈的社会反响。
提升国际影响力是新时代我国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国际体育赛事作为重要的文化、经济交流平台,在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同时,也对体育文化建设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来稳步推进。在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积极影响下,形成多元化发展循环,进而有效提升我国体育文化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的实际影响力。
三、办好国际赛事,讲好中华故事,推动体育强国建设
举办国际体育赛事是向世界展示中国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也是中国建设体育强国路上的标志性事件。在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彰显了人们的价值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既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一步,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中心不放松,包括效益、理念在内的创新需要重点推进,加快体育发展效率和动力的提升。要深入理解党中央关于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和总体要求,提高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和为国争光能力,更好地发挥竞技体育的综合功能和多元价值。
欧洲杯免费在线高清直播加速形成中国体育事业全新发展格局。要统筹做好国内和国际两个领域中的发展。在国内领域中,应注重实现体育事业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积极拓宽体育事业的时代价值,支持“体育事业+”融合联动发展,服务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利益需要,融入国家战略体系并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国际领域中,要注重将体育事业发展充分融入全球体育竞争,积极融入全球体育发展布局和社会治理结构,进一步增强中国体育事业的全球话语权,从而建立国内国际共同推动的创新发展局面。在新征程上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要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要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北京冬奥精神和新时代女排精神,深入挖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体育精神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而发挥中华体育精神对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提供文化自信的原动力。
今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已开始实施,《“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等文件也相继印发,这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更为坚实的制度支撑。我们相信,这一系列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也为体育强国的建设进一步加快步伐,同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作者鲍巨彬为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副教授)